南北朝时“南朝”的四个主流政权是如何“更迭”的?

滴答历史 188 0

从东晋灭亡到隋统一南北的一百七十年,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政权的对峙时期。在这期间,南方经历了宋、齐、梁、陈四个朝代,史称南朝。南方这四朝政权更迭的情况是:

东晋时期,出身寒门的下级军官刘裕,在历次的軍事活动中,逐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,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实权,不再满足称臣的地位。到了元熙二年,他废黜了晋恭帝司马德文,改国号为宋,自立为宋武帝。东晋政权自此灭亡,南朝的历史由此开启。

宋初,宋武帝刘裕和他的后继者宋文帝刘义隆注意督课农桑,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的发展。随着国力增强,于元嘉二十七年出兵北伐,结果被拓跋氏魏国所打败,刘宋的国力大为削弱。这之后,刘宋宗室诸王和将帅不断发生内战,各地人民也奋起反抗,刘宋统治摇摇欲坠。

在宋末内战中掌握了禁卫軍的萧道成,替代刘宋统治,自立为帝,改国号为齐,史称萧齐。

萧齐政权建立之初,阶级矛盾就很尖锐,人民反抗不断。齐武帝死后,宗室互相残杀,八年之间换了五个皇帝,已经无力继续维持下去。

中兴元年,掌握长江中游軍权的雍州刺史萧衍,利用萧齐宗室内争的机会,带兵攻入都城建康,次年灭齐,自称梁武帝,改国号为梁。

梁武帝执政后,他为了避免宋、齐以来一再重演的宗室内乱,一方面极力协调宗室和重臣的利益,一方面尽量满足地主阶级的贪欲,同时还大力提倡佛教,广封佛寺。这样以来,赋役就不断增加,人民的负担也越来越重,逼得人民纷纷起而反抗。不久又爆发了“侯景之乱"。

在平定侯景之乱中扩大了权力的梁朝大将陈霸先,这时己不满足于只作大将了。557年,他废梁自立为帝,称陈武帝,改国号为陈。

陈霸先称帝后,得不到各地武将的拥护,南方许多遮族豪强,也多乘乱自治,不奉陈朝法度,所以陈朝的政局很不稳定。而这时北方的隋朝逐渐强大起来。开皇九年(589年),隋军大举南下,攻破建康,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,陈遂亡,结束了南北政权对峙,全国又回归统一。

标签: 南北朝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