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载《刘永福正传》有感:连个近代人物都错得离谱,历史怎么了?(转载)

滴答历史 36 0

  最近耐着性子看了某网站连载的《刘永福正传》,作者(钦州文哥)绝对是一历史非主流,但其牛角尖之深,恐怕无人能敌。有打脸专家推倒重来之感。伸舌之余,转载奇文共探讨。开头蛮枯燥的。该网站没法复制粘贴,只能照本录入,辛苦一点。

  第一章 迁徙

  明弘治年间(公元1488-1505年,一说是正德年间),贡生刘千一自原籍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迁往广西博白,另谋出路,具体的原因是天灾、人祸?还是任职?无从考证。不过,可以想象出的,如果仅是谋生,在明代交通不便,路途遥远的情况下,是不可能一步迁徙到位的。笔者认为,刘千一前来博白任教职的可能性蛮大的。

  刘千一完全没有想到,自己一个普通的迁徙,会多大程度影响到中国、法、越三国近代史的进程。

  博白,古称白州,是浙、闽、粤三省客家人迁居广西的第一站。博白地形属桂东南丘陵盆地,东西两边是连绵不绝的丘陵山岭,组成两道天然屏障,一定程度上隔离了战乱的袭扰。南流江自北向南贯穿而过,水利资源丰富,盛产水稻及各种亚热带水果。博白南部是客家人聚集区,语言及习俗相同,极适宜远道而来的客家移民落地生根。

  刘千一也不例外,他来到博白县沙河巡检司管内之陀角堡衙前村之山背屯开基立业,即现在的东平镇富新村委(又作“付新村”)塘面屯屋北柑园屯附近。

  繁衍至第六代时,有一位名叫刘启琅的裔孙,妣郑氏,育有三子:仁璋、仁山、仁芳,搬到了附近的车路田村居住。

  数年后,因生活依旧困顿,启琅不得不再次举家外迁。

  启琅一家向西南行走四十里后,在菱角墟金村(亦称白莲角墟,在大旗堡辖内,现属菱角镇山蕉村委)停下了脚步,在一个叫虾坪的山边搭屋居住。

  相比之下,菱角墟一带水田较少,丘陵山坡多,又处于南流江下游,田地易遭洪涝灾害。

  启琅带领三个儿子在这里勤勤恳恳,开荒种地,家境渐殷,儿子先后娶妻成家立业。

  不幸的是,大哥仁璋所生三子先后早夭。刘家上下满腹疑惑,不知何故。经风水先生指点,这才知道刘家房屋选址虽然对“做吃”有利,对子孙却不利,不宜居住,必须搬迁。

  对于搬迁一事,三个儿子各有想法。长子仁璋回居衙前村(另传系先搬到即现在的钦州市浦北县石埇镇,南流江西岸,距菱角墟十余里,后再搬回衙前村),定居于现在的官村;次子仁山与妻子庞氏决定暂不回迁,但是搬到金村附近一个土名叫作黄竹簕的地方居住,后来再搬到金村东南约十里之外,大顺坪村附近居住;老三仁芳未搬迁,无后。

  虾坪风水不利子孙一说虽属迷信,不过从仁山之子奇逢、孙邦宝(保)、曾孙应豪皆三代单传,仁芳无后的情况看,刘家人多少也笃信这一迷信说法。

  到了第十代刘应豪时,单传的情况才有所突破。应豪配妻李氏,育有二子:长以来、次以定。

  仁山、邦宝等考、妣卒后,皆葬于大顺坪周边一带。

  应豪夫妇卒后,以来兄弟将父母葬于菱角墟黄竹塘土地岭。

  道光初年,博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,而耕地增长较缓,土地生产力水平低,普通百姓仅仅依靠农耕劳作,生活日趋艰难。

  恰在此时,老天不随人意。合浦县及相邻地方接连数年旱灾,已近而立之年的以来兄弟,生活愈加窘困,娶妻生子更是奢谈。

  正所谓“树挪死、人挪活”,以来两人决定效仿先祖外迁谋生。

  不过,两人对迁居何处“做吃”?心中并无头绪,因而迟迟未能成行。

  道光四年(公元1824年)底,以来兄弟与一位回家过年的朱姓表弟不期而遇,外迁之事忽然有了转机。

  在菱角墟一带,朱姓是大姓,与刘家颇有姻缘。自刘千一第四代开始,陆续有刘家后裔娶朱姓女子为妻,如在第四代的思礼、第六代的启贵、第八代奇相、第十代应钟、应金等等。不夸张地说,朱、刘两姓世代老表。

  交谈中,表弟告诉以来,自己定居在广东钦州小峰圩。钦州西南瘴疠严重,但地广人稀,官府广招流民耕种。自己只要努力,维持生计还是可以的,他建议以来兄弟前往钦州另觅生计。

  表弟的话无疑让以来兄弟看到了希望,明确了外迁的目的地。

  道光五年(公元1825年)年初,以来兄弟收拾一些简单的家什,跟随表弟,从大顺坪村出发,前往钦州。

  一行人向西南行走约15里左右,抵达位于南流江边的石埇渡,对面便是合浦县石埇墟(今浦北县石埇镇)。

  按当时的交通条件,他们在此乘船顺流而下,经旧州墟(今浦北县泉水镇)、长乐墟(今合浦县长乐镇)、石湾墟(今合浦县石湾镇),船行150里,抵达位于南流江下游的上洋渡(亦称第四渡)西头。

  登岸后,他们沿官道经上洋塘(今合浦县星岛湖镇)、长坑塘(今星岛湖镇吊鸡村附近)、新立塘(今合浦县乌家镇新立塘村)、乌家塘(今乌家镇东之白水塘村)、蚺蛇塘(今乌家镇南蛇塘村)、芋蒙塘(今乌家镇芋蒙塘村)抵合浦县西部尽界。

  接着向西行10里便是灵山县之丹竹塘(时属灵山县,今合浦县乌家镇丹田村),经卖粥塘(时属灵山县,今钦南区那丽镇旱垌村北至那雍岭东麓)、旧营铺塘(今那丽镇钦廉林场旧铺工区附近之那务塘水库淹没区内)、那暮塘(今那丽镇那务塘村)、关草塘(今那丽镇根竹塘村)、大岭塘(今那丽镇大岭塘村)、茶岭塘(今那丽镇茶岭村)、济时塘(今钦南区沙埠镇细州塘村)后抵达灵钦界河平银江渡口。

  渡过平银江后,便进入钦州境,经分界塘(今沙埠镇分界村附近)、望州岭塘(今沙埠镇望州塘村)后抵达平南古渡头(今大路巷西)。

  平南古渡位于钦江东岸,明万历年间,曾建有浮桥,后废,改作官渡。

  渡过钦江,以来兄弟一行人在渡口旁的天涯亭内稍作歇息。

  据史料记载,天涯亭始建于宋代,距今已近千年,它与海角亭(位于合浦县)一起成为宋代南辕穷途的标志(即所谓的“天涯海角”)。它是中国最早的,以“天涯”命名的建筑物。可以说,“天涯亭”是当地被贬谪文人士大夫抒发忧伤、悲楚情怀的实物载体。

  以来一行在州城东门(今城内街东下坡处左右两边)外竹栏街的饭店吃了点东西,随后在设有行旅寓馆的横街、鱼寮街一带投宿。

  在离开州城后,他们向西继续行走,经方家村(今属钦南区康熙岭镇)、磨刀水村(今属康熙岭镇),绕经马头岭南麓,抵达渔洪江(又称如洪江、黄屋屯江、茅岭江)边的黄屋屯渡口。

  渡过渔洪江,便是黄屋屯墟(今钦南区黄屋屯镇),往西偏北行抵勒孔村(今钦南区黄屋屯镇德孔村)后,转往西南继续行走。经西丫塘(今黄屋屯镇塘营村)、料连村(今属黄屋屯镇)向西再经派暮塘(今属钦南区大直镇,位于冲板以东)沿大直江(又作“西江”)边小路经行抵如昔司署所在地大直墟(今钦北区大直镇)。

  在大直,他们停留数日,朱四带以来在如昔司署(时辖永乐一、二图及贴浪都)办理担保及迁入的相关手续。

  离开大直后,以来等人继续向西行进(从大直往西主要有三条小路,本书仅讲述较有可能的一条,其他二条路分别行经滩营及波茶),经那桃村(今属大直镇)、墩朗村(今大直镇米拱村)进入大山。翻过墨抹隘(今称木脉隘)口后,他们进入了贴浪都境,下山后便是平旺墟(今属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)。

  在平旺墟停留一夜后,以来等人继续向西,经大菉墟(今防城区大菉镇)抵达那勤墟(今属防城区扶隆乡)。

  在那勤墟歇息一夜后,一行人向南行走十余里,抵达此次迁徙的终点: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峰墟。总行程约五百七十里。

  第二章 谜一样的789峒

  (温馨提示:以下数千字太过深奥、枯燥,非专业人士可以忽略,请直接跳到第四章)

  小峰墟,位于钦州西南尽界,距州城约二百四十里(实测约90公里),当地居民以合浦及博白迁入的客家人居多,讲客家方言。

  民国时期,小峰属防城县扶勤乡。

  解放后,小峰初属那勤乡,后属扶隆、那勤二乡合并之扶隆乡(即今防城区扶隆镇)。

  对于明清时期小峰墟的归属,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。晚年的刘永福称小峰墟属于古森峒(峝),对此,许多研究刘永福的学者甚至史学家们也认可这一说法。但是,这一说法是欠考究的。

  为了弄清楚小峰墟真正的归属,笔者暂时先把以来兄弟的事情放一边,对钦州历史上迷一样的“峒(又作“峝”)”历史作一个无法简单的梳理。

  历史上,钦州一带声教不及,史料稀缺,相关地名描述含混不清,错漏百出。即便是官方资料,执笔者受制于交通和安全,对偏远地方地名的考证视作畏途,往往以道听途说敷衍了事,所载不尽完备。

  据《后汉书》载,建武十六年(公元40年),在交州刺史部之交趾郡(今越南北部),因太守苏定简单粗暴的治理,引发了“二征(征侧、征贰)之乱”,扰及九真(今越南清化、义安、河静一带)、日南(今越南广平、广治、顺化一带)、合浦(辖境包括现在的广西防城港市、钦州市、北海市、玉林市、广东省湛江市、茂名市、阳江市)等郡。建武十七年,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,督率楼船将军段志等,统兵八千,南征交趾。但是,当汉军抵达合浦时,段志染病卒于军中。光武帝诏马援接统段志所部,汉军水陆“缘海而进,随山刊道千余里”。抵达交趾时,会同“交阯精兵万二千人,与大兵合二万人,船车大小二千艘”。 建武十八年春,汉军在浪泊(今河内东北)击败“二征”之军。建武十九年正月,“斩征侧、征贰,传首洛阳”。

  “二征”事平后,为了避免重蹈覆辙,马援“为郡县,治城郭,穿渠灌溉,以利其民。条奏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,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。”使交趾的局势得以迅速缓和。

  建武二十年(公元44年),马援班师回朝。为了防止交趾匪乱波及内地,马援在交趾与郁林、合浦二郡交界一带分将驻守。受条件所限,不宜在当地大规模屯兵,马援采取留将不留兵,给守将以羁縻特权。这种带有屯守性质羁縻行政区,组成了大汉西南疆域极其重要的缓冲区。

  据传,裨将黄万定留守合浦郡西部与交趾郡接界的沿海一带,即所谓的时罗峒,辖境包括今防城港市(上思除外)及钦州三娘湾沿海一带),峒长世袭。

  此外,裨将禤纯旺留守合浦郡与郁林郡(辖境包括现在的广西南宁、玉林、崇左、桂林、柳州以及越南高平省、谅山省禄平州一带)交界地方,称时休峒,辖境大体为今南宁市江南、良庆二区的南部(唐武德年间置如和县,宋景祐年间划归宣化县)、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北部、贵台镇、大寺镇、那蒙镇、小董镇西北部,峒长世袭。

  笔者按:黄万定、禤纯旺系马援留将一说,自明嘉靖年间始见诸载籍,或许与唐代西原蛮黄氏有着某种联系?

  据传,黄万定死后,时罗峒一分为七(时罗、贴浪、如昔、古森、澌凛、博是、鑑山),分别由七个儿子为峒长世袭管理。此后虽然朝代及归属更迭,但直到明初,各峒羁縻的性质并没有多大改变。

  唐乾元元年(758年),八峒(即七峒外加时休峒)属于新设置的钦州(州境涵盖今钦北区、钦南区、防城区、东兴市、灵山县以及邕宁县以南部分地区)。

  宋开宝七年(974年),安南初定,丁琏遣使朝贡。时值宋太祖赵匡胤忙于统一战争,无暇顾及安南。遂封之为交趾郡王,“自是弃为外域”。在此背景下,为了就近统摄防务(时钦州州署位于南宾砦,今灵山县旧州镇),宋廷在如昔峒地设如昔镇(又称如昔砦)以护边关,以世居当地的峒长居之。如昔镇驻地为思勒村,距交趾羁縻永安州(今东兴市江平镇)二十里。如昔峒长黄令德曾为镇将。

  据《嘉靖钦州志》载,宋代各峒名与峒长如下:博是峒(黄令钦)、鑑山峒(黄令宜)、贴浪峒(黄令鑑)、时罗峒(黄令岳)、澌廪峒(黄令谢)、如昔峒(黄令德)、古森峒(黄令祚)、时休峒(禤姓峒长,名无考)。对此,笔者认为,自汉至清,历经千余年,各黄姓峒长仅载此时字辈相同,令人疑惑,限于篇幅,本书不做考证。

  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安南大权被黎恒所控,内患频仍。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宝上奏宋太宗赵光义,请求趁交趾内乱之机南下平乱,以恢复汉唐故疆。年底,宋太宗“诏以兰州团练使孙全兴、八作使张璿、左监门卫将军崔亮为陆路兵马部署,自邕州路入。宁州刺史刘澄、军器库副使贾湜、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为水路兵马部署,自广州路入。”

  次年,宋军在白藤江取胜后,侯仁宝率前军孤军深入,而孙、刘等部擅自退扎。黎恒遂以诈降之计击杀侯仁宝,宋军退走,失去了平定交趾的一个良机。

  淳化四年(993年),宋太宗封黎恒为交趾郡王,黎益加肆无忌惮。恰恰在这个时候,“交州潮阳民卜文勇等杀人,并家亡命至如昔镇,镇将黄令德等匿之。桓令潮阳镇将黄成雅移牒来捕,令德固不遣,因兹海贼连年剽掠”。

  至道元年(995年),百余艘交州战船突入如洪镇地(今茅岭、黄屋屯交界一带),尽掠人财而去。与此同时,“又以乡兵五千寇邕州所管禄州(今越南谅山省禄平县),而“太宗志在抚宁荒服,不欲问罪。”次年,为了息事宁人,工部员外郎陈尧叟至如昔,得悉黄令德藏匿卜文勇事由后,下令将卜家男女老少一百三十口尽遣送回交。

  从卜文勇事件引发的交广边界纷乱可以看出,当地土官担任镇将或巡检一职,在行政上会有很大的随意性,流官管摄势在必行。

  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,李公蕴取代黎氏政权,建立李朝,率方物贡奉大宋。

  天禧元年(1017年)二月,宋真宗进封李公蕴为南平王。但交广边界并不安宁, “天禧中岁(1019年),调高、容、雷、化、龚、浔、玉、白八州之兵以益之,名曰戍卒。”由于镇将、戍卒皆来自外州,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峒长的权力。

  天圣元年(1023年),钦州自灵山徙治安远(州署位于今钦州城区翰林府第小区正门附近),辖灵山、安远二县。安远县辖三乡一镇,即永宁都(旧时休峒地,明初分新立、永乐二乡)、龙安都(现钦州东南那丽、犀牛脚一带,明初称宁越乡,后并入中和坊、城东厢)、永安都(现钦南区沙埠、大垌、康熙岭一带,明初分中和坊、城东厢),如昔镇辖三都,即时罗都(时罗峒民编入,今防城镇、茅岭、平旺、公车、企沙、钦州港、三娘湾一带)、贴浪都(贴浪、澌凛、古森三峒民编入,今那勤、扶隆、大菉、北基、北仑、那良一带)、如昔都(如昔、鉴山、博是三峒民编入,辖境大抵相当于今河洲、东兴、那梭、滑石一带。江平镇、江山半岛一带除外)。

  熙宁八年(1075年)底,交趾郡王李乾德派宗、阮姓二将,发兵十万,分陆路、水路分别攻陷邕州、钦州及廉州府城,大肆屠杀大宋子民,尽掠三地余民而去。熙宁九年春三月,以广南宣抚使郭逵为招讨使,率军进入交趾进行讨伐战争,直至李乾德愿俯首称臣纳贡并还我被据疆土,边境扰掠才趋于平息。

  熙宁十年(1077年),枢密院建言,令峒丁“五人附近者結一保,五保相附近者結一队,每按阅,保队各相依附”。此外,还将峒丁在战斗中的表现分为三等进行酬奖,享有免差役、免科配的待遇。这样一来,各峒峒长的特权无形中得到维护和加强。

  宋亡后,短暂的元帝国仍沿旧制,安抚了各峒长忐忑不安的心,使之效服帝国。元至正十二年(1275年),土上思知州黄圣许反元时,贴浪峒长黄世华甚至率领峒丁,严守十万大山各隘,挺身杀贼。事平,七峒峒长皆得以赐金牌印信(长官司印),进一步确认了各峒独立行政之特权,世袭罔替,保持了边境持续稳定。

  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,土上思州知州黄圣许再反,“聚二万人,断道路,结援交趾,借兵攻邕州”。元廷“遣副枢密程鹏讨之,圣许战败,率三十人逃入交趾,既而复至边地攻劫”。由于战乱频发,两江峒民深受其害,官员们开始考虑采取其他方式绥靖地方。“三十一年(1294年),同知两江宣慰司事杨兀鲁台上言,能不用兵招降圣许。”大德四年(1300年),时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的谢让认为黄圣许“此曹第可怀柔,不宜力竞,宽其法以羁縻之,使不至跳梁可也。若乃舍中国有用之民,争炎荒不毛之地,非长策也。”他建议招抚黄圣许,许其自新。

  此时,所谓的峒仍然是土司行政的区域,依然具有屯守的意味,七峒峒长世袭管理。至于钦州之“都”,与所谓的“坊、厢、图、里”一样,是百户(实为一百一十户)的编户名称,属于户籍管理范畴。

标签: 近代历史人物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